雪还在下,白茫茫一片。
吃饱饭张四九正打算下炕活动一下,这时门外响起敲门声。
能来敲门的人,肯定是自己的兵,外人到不了跟前。
“什么事情?”张四九问小兵。
“千户大人,营地门口有一个叫三十七的人找,说是您认识他。”
片刻后张四九见到三十七,这就是五十六名流民之一,普普通通一个庄稼汉,因为有百分百忠诚度,张新也把他们当信使用。
“这是公子的信。”
三十七割破衣袍,露出里面用油纸包裹的信封。
确认封漆完整,张四九拆开信封一目十行看完,然后从身上取出一惯铜钱打赏给三十七,“你怎么来的?”
“锦茂源的商船。”
张四九点点头,锦茂源是郭家产业,生意便是沿近海北上、南下,来来回回。
“不用回信,”张四九道,“你回去吧。”
“是。”
次日,身高肩阔的张四九带着八名随从,骑马来到五十公里外的抚顺。
抚顺总兵叫张承荫,陕西总兵官张臣之子,陕西榆林卫人。
万历三十七年(1609)由延绥副总兵升为总兵官,积功晋都督同知,移镇辽东,为总兵官。
今年42岁,其有勇谋兼备,尤精骑射,有过多次胜仗经历。
不过,这哥们也就是名将二年级水平,勇是有的,忠也是忠的,谋还有待商枕,历史上他随抚顺城沦陷一起阵亡。
总兵只是将,没有品佚。
但张承荫身兼都督同知,这是正五品,和张四九同佚,却又身处两个系统。
张四九朝张承荫抱抱拳,爽快道:“老天冷的很,跑过抚顺找哥哥讨杯酒喝。”
都姓张,张承荫比张四九大七岁,叫声哥哥没有错。
看上去很比际年龄大七八岁的张承荫热情接待张四九,准备好酒菜,两人坐在暖烘烘的后衙内,对饮起来。
“老弟这是打算去哪?”三四杯小酒下肚,张承荫好奇问,反应过来,又道:“如果不方便说,也没事,我也是军人,能理解。”
“路过是说给别人听的。”张四九语出惊人道,“哥哥或许还不知,你已经命不久矣。”
“....”
张承荫一愣,放下手里高举的酒杯,不解问:“何意?”
“你知道锦衣卫是干什么的吧?”
张承荫点头,心里有点虚,他虽然没有贪墨军资吃空响,万一他的手下这么做了呢?
“经过数月调查,已经确定,”张四九字字清析道,“赫图阿拉的努尔哈赤将于开春后偷袭抚顺城,而且你手下已经有人投敌。”
“....”
张承荫震惊,因为话是从张四九口中说出来的,他没有怀疑真伪,锦衣卫打听消息的本领名声在外。
时间倒推一天。
也就是1617年,阴历11月25号傍晚约七八钟的样子,张新收到金手指任务完成的提示,并获得荷兰语入门级奖励。
和后世不同,这个年代西班牙语和荷兰语适用范围最广,所以这个奖励还是挺实用的。
次日,也就是张四九和张承荫坐在一起喝酒的时候,张新来到船厂大门外。
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,船厂入口成为集市,许多小商小贩在这里讨生活,一些小商品还算齐全,其间还有暗娼坐等生意上门。
穿过小集市,经过大门,张新步入船厂内部。
距离除夕还有四天时间,船厂内部许多作坊已经停工,却变的更加热闹,犹如村落,人们正在打扫道路、清理尘土、保洁房屋外立面等等,为明天正式放假做准备。
船厂有一百多招聘过来的船工和技工,他们来源复杂,有西洋人,比如大船工李杜斯。
更多细分工匠来自广东、浙江、福州三省,这些人一般是拖家带口。
另有约两百名学徒和杂工,这些皆是流民外出寻找船工时捡回来乞儿,张新给他们事情做,给他们饭吃,晚上还教他们识字。
最最重要的是,张新没有阉割他们,只是在他们胸前留下三爪船锚烙印。
三爪船锚是张新为明耀西印度公司设计的标识。
对于这些乞儿来说,身上留下三爪船锚印,便等于是张新的私产,不允许背叛、不允许跳槽。
当然,张新也不能过份苛待他们。
总的来说,这些乞儿是幸运的,更多人死在看不见的地方,所以他们工作起来格外卖力和认真,学识字也是,效率超高!
这让张新常觉的自己也很幸运,收买他们不需要千银万金,只要一天两顿米粥即可。
如果一天是两顿干饭,便会发自内心感到快乐;如果一个月能吃两块肉,那简直比神仙还美。
再加上张新教他们识字,灌输正能量思想,这些人和张新虽然不是主仆关系,却超越主仆关系,有点父与子的意思。
片刻后张新来到船厂靠西侧的枪炮制造作坊。
科恩正趴在一张案桌前,在纸上写写画画,或许是太专注,并没有注意到张新已经在他身后站立良久。
张新也不觉的无聊,看科恩依造倭国炮设计的铁铸炮,还挺有意思。
科恩只是学徒枪炮师,肚子里有墨水,只是比较浅,正是因为如此,脑洞也比较大。
其人十九岁,有着一头棕发,略带自然卷。
张新在旁边看到,他居然考虑炮弹从后堂塞进去,这个想法放在后世是常识,放在这个年代叫‘异想天开’或‘痴人说梦’。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喜欢明耀四方请大家收藏:(www.papazw.com)明耀四方爬爬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