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唐宋时期,中国的书院文化就已经很鼎盛,不少书院起于宋代,兴盛千年。
按理说,各朝各代都对教育方面非常重视,不少皇帝也曾亲自下旨劝学。
可是这些书院,却都没有演变为近代大学一般的产物,甚至连国子监这样的机构,也最终在历史中淘汰。
说来可笑,书院教学千年,书院文化鼎盛千年,却一直没有诞生近代科学。
这个问题也成为李约瑟之问,他想不通古代中国对科学技术的发展做出过巨大的贡献,为何却没有诞生近代科学。
其实原因可能很简单,那就是“学而优则士”、加上科举死死的限定了内容。
很多人都看到科举的优越性,却忽视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,科举的弊端同样致命。
当读书和做官打了等号,这些学子也就只能青春作赋、皓首穷经,毕生所求不过功名二字。
所以宋代曾有个科技小巅峰,此后便是一路下坡。
而掌握先进指导思想、大概知道问题所在的颜政,却只在东秦惨淡经营不到十年,便已经从无到有,渐渐构建起一个体系。
这个体系比不得现代,甚至也不如19世纪的西方国家。
但在本质上,这套体系已经是近代化的、甚至是现代化的。
诸如教育,颜政就是踩在巨人的肩膀上,他只要按部就班,就能抄来一套优秀的体系。
再通过工业化,将工业体系与教育体系连接在一起,实现两者的正反馈。
这种正反馈,会互相促进着两个体系发展,即便很粗糙,可在质上,足以让东秦傲视世界,成为名副其实的文明之光。
人类在教育史上所有走过的弯路,在颜政面前都不存在,他只要按照客观条件,一步一步推进进行。
……
华夏五年10月1日,华夏理工大学的操场上。
华夏国历史上的第一批大学生,正按照班级和院系列坐在主席台下。
他们穿着统一的校服,都是灰白色的学生装,配上一顶白色的八角帽。
在胸口位置,则有一块小布格,上书:华夏理工大学。
穿出去肯定很拉风,这比中学时期的校服,档次要高出不少。
王森就坐在人群中,同三个已经相熟的室友说说笑笑。
物理系的学生是最多的,全校第一届大学生总共有2689名。
一个物理系就占去七百余人,学生数最少的生物系,只有区区二百余人。
主要是生物系,现在做的研究太奇葩,不是在培养霉菌,就是在研究动植物的配种、杂交。
这两百个愿意去生物系的,都是所谓“服从调剂”者,还有不少人,被调剂到了医学系。
王森和杨子文都算是幸运,在抓阄的时候没被颜政抓到,否则的话,他们这种各门成绩都不突出者,大概率被抓阄到其他院系去。
在坐等半个时辰后,国君姗姗来迟。
刚上台,就引发了在场学生的惊呼。
只见颜政将头发梳的油光水亮,穿着一身华夏理工的校服,挥着手上了台。
这让学生们大感惊喜,眼神里都流露出了异彩。
什么是天子骄子?什么是国君门生?这就是!
颜政满脸笑意的打着招呼,心中早已经是澎拜不已。
种下一颗籽,发了一根芽,将来长成一棵树。
这就是他做教育的过程,回想起在草棚亲自上课,回想起一字一句的编写小册子和教材。
颜政脑海里,满是这一路走来的艰辛。
若非国府财政宽裕,这条路还不知道要走多久。
“十年树木,百年树人!教育,是一个民族未来,也是一个民族必须持之以恒的事业!”
他在心里暗暗感慨,身为上位者,他终于明白,为何教育会成为举国上下,都最用心和关心的问题。
“君上万岁!”
“君上万寿无疆!”
底下学生自发的开始喊了起来,不少人都激动的振臂高呼。
颜政挥手应和,忍不住就喊道:“知识万岁、真理万岁!”
他的声音被淹没在浪潮中,好在一旁有记事员,正在赶紧记下。
等学生们安静下来后,颜政才整理衣襟,拿着个铁皮喇叭,大声道:“同学们,华夏理工大学,从今天开始,就正式成立了!你们就是我华夏国历史上,第一批大学生!”
“或许有人会问,何为大学,大学生是不是如明国的进士?在这里,我要明明白白的告诉大家,大学生不是明国那群进士能比!因为一千个进士,掌握的也不过是同一种儒教理论。可一千个大学生,却可能掌握了一千种自我认可的理论,掌握大量的自然科学知识。更能创造远超过一千种的可能!”
“你们的前途远比一个进士光明,你们所作的贡献,也注定会比一群进士要高!因为你们代表的,是人类历史上,最进步、最文明、最博识的先行者,你们有创造更多奇迹的条件,也有创造奇迹的能力!”
“而大学,就是一个地方,让你们的才能,得以有个平台发挥出来!大学者,研究高深之学问也!你们能走到今天,应当明白,真理是没止境的,权威是可以被打破的,只要你们抱着赤诚之心对待学问,就必定能有收获!”
“作为你们的校长,我对你们的期望很高,也很低!高,是因为我希望你们都能成为学术大家,成为国之栋梁!低,是因为我更希望你们,能在大学岁月中,体会一段不一样的人生,找到能让自己持之以恒热爱的事业。任何人都无权要求你们的人生,你们想成为什么、想做什么、想如何折腾,都尽情的去做!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
喜欢当上部落首领后发现是在明朝请大家收藏:(www.papazw.com)当上部落首领后发现是在明朝爬爬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